“藏水入甘”《天河》出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来啦~
6月7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暨《天河——藏水入甘考察报告(上册)》出版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我国西南和西北水土资源不均衡、不匹配的重大工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2017年9月向甘肃省政府申请了“藏水入甘”前期研究项目,介入南水北调西线研究工作。之后,在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省广播电视总台大力支持下,先后联合组成考察队,连续三年对南水北调西线主要参考方案进行实地的线路比选考察,宣传和推动西线调水。
目前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有以下四种:
1、红旗河方案: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水位2558米),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到达岷江,绕过岷山到达白龙江、渭河,然后到达黄河刘家峡水库(水位1735米)。
2、黄委会线路:在通天河干流建侧仿引水枢纽。自侧仿水库引水,隧洞到雅砻江浪多,顺河道而下进入雅砻江阿达水库,然后从阿达水库引水到黄河贾曲。
3、长委员会(林一山方案):从怒江上游海拔3940米处东巴镇开始筑坝截流,穿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最后进入黄河上游大柳树湾水库,然后分三路供水给西北各地区。
4、大西线调水工程:一期工程,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朔马滩起,沿3500米的高程,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至阿坝由贾曲入黄河。
座谈会上,省社科院还发布了《天河—藏水入甘考察报告(上册)》,本书是继描写大西线的《西藏之水救中国》之后,关于西部调水又一部纪实性的作品,也是对2017年以来省社科院开展西线方案比选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分享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