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
2019年9月9日至11日,第七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嵋橛芍泄缁峥蒲г褐泄呓芯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主办,来自各地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9月10日上午开幕式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富荣主持,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研究员,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会长、西部开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马大正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成勇在致辞中指出,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内陆省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水平、社会面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迁。特别是自十八大以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甘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8200多亿元,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增长了600多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有36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陇中苦瘠甲天下”成为历史。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研讨交流,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推动我国边疆学发展、边疆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推动甘肃省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形成可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好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参谋助手、智囊团的作用。
王福生在致辞中说,中国边疆学论坛自2013年举办以来,已成功连续举办六届,发展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中国边疆研究高端论坛,形成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做出“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的部署,我国边疆地区安全、稳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我国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在继承中创新,对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命题。相信此次第七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的举办,必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院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持续拓展《甘肃蓝皮书》社会影响力,目前《甘肃蓝皮书》已发展至16种;积极推进《陇上学人文存》精品学术积累工程;我省文化走出去工程项目“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友好关系史丛书”顺利推进,《中哈友好关系发展史》被中宣部确定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2019年6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塔吉克斯坦前夕,《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俄文版出版仪式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加快推进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华夏文化资源云平台改版升级上线,前不久在第四届敦煌文博会上正式上线;解决甘肃乃至西北缺水问题的“藏水入甘”工程前期研究项目扎实推进;开展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前期研究项目;加快分院和基地建设;成立敦煌哲学学会、安宁智库联盟及甘肃省智库发展研究会;积极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继续提升院刊水平,稳步提升陇原智库影响力,拓宽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加快推进“甘肃社会科学在线”上线,打造现代特色智库、高端智库、数字智库。
进入新时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和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发挥陇原特色新型智库作用。
马大正和赵霖也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主旨发言阶段,马大正研究员、杨恕教授、黄晓勇教授等八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先后就自己的研究重点展开陈述,交流学术观点,激发思维火花!在分论坛中,专家学者进行了分组讨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今中国边疆学的研究重点,提出了新颖的、有意义的学术观点。
9月11日闭幕式上,边疆理论组,东北边疆组,西南边疆组,西北、北部边疆组代表分别就本组学术研究和讨论等情况作了小结发言,并提出了精彩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富荣出席闭幕式并致辞。闭幕式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廷旭研究员主持。
(谢羽撰稿/董积生审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